8月31日,隨著最后一方混凝土澆筑完畢,廈門翔安機場航站樓混凝土主體結構完工、首批鋼屋蓋啟動、北停車樓主體結構實現封頂,標志著廈門翔安機場工程建設取得又一階段性勝利。 廈門翔安機場工程分三期建設,本期(2026年)將建設兩條遠距平行跑道、55萬平T1航站樓、195個停機位、8萬平方米綜合交通中心、近17萬平方米的停車樓,可滿足飛機起降38萬架次、年旅客吞吐量4500萬人次、貨郵吞吐量75萬噸的使用需求。全部建成后,廈門翔安機場將擁有4條跑道、約100萬平方米航站樓、338個停機位,可滿足飛機起降63萬架次、年旅客吞吐量8500萬人次、貨郵吞吐量200萬噸的使用需求。 
航站樓工程是廈門翔安機場工程的核心工程,包含1座主樓,4條指廊,77座登機橋與之相連,主樓混凝土結構為全現澆框架結構,屋蓋鋼結構采用空間網架結構體系。北停車樓項目位于航站樓前方,屬廈門翔安機場綜合交通樞紐的一部分,是重要的配套設施;此外機場綜合交通樞紐還包括交通中心、旅客過夜用房、南停車樓等多個建設內容,整體按照多元化、立體化、一體化的要求進行設計,銜接包括軌道交通、長短途巴士、市政公交等各種方向各種類型的交通工具及交通服務設施,通過不同標高樓層實現立體換乘、無縫銜接,保證旅客從航站樓通過交通中心換乘任何交通工具的最遠距離不超過170 米,達到國內同等規模機場的先進水平。 根據工期計劃,航站樓工程將于2024年5月完成鋼結構施工、同年年底完成幕墻及屋面施工。 從高空俯瞰,廈門翔安機場正蓄力“展翅”,煥發出一派生機與活力。在這背后,是上萬名建設者的全力以赴,是各建設單位的通力合作,是精準謀劃、強效管控、智慧賦能的合力作用。 
開足馬力,確保項目建設再提速 換檔提速!廈門翔安機場建設現場的機械設備強勁轟鳴,處處涌動著大干快上的施工熱潮,核心區19項工程正在緊鑼密鼓地加快建設。為保障工程施工進度,確保本次節點順利完成,在市機場片區指揮部謀劃統籌之下,翔業集團聯合北京城建、中建八局、中建三局等多家參建單位,倒排工期,掛圖作戰,炎炎夏日下仍然勁頭不松、速度不降、力度不減。 面對今年7月底超強臺風“杜蘇芮”對機場建設施工造成的影響,機場建設者們并肩作戰,高效防汛;在臺風影響結束后,迅速行動,與時間賽跑。翔業集團統籌各參建單位,短時間內就讓建設現場達到復工復產要求,并快速組織施工人員重回建設一線,恢復常態化建設,將被迫滯停的工期節點再一次追回,確保項目建設“不掉速”。 強效管控,助力項目高品質建設 從“機場速度”到“機場質量”,廈門翔安機場建設者們以實際行動積極踐行工匠精神,秉承著“百年工程,質量為本”的質量意識,對工程質量嚴格管控,強化樣板引路,對原材料、關鍵部位、關鍵工序的質量進行全過程把控,全力打造高品質標桿工程、樣板工程。 智慧賦能,激發項目建設新活力 為應對廈門翔安機場工程的復雜地質條件和大規模工程需求,市機場片區指揮部會同翔業集團,以智慧工地、BIM技術為手段,創新構建三大智囊平臺,智慧賦能、精準發力,有效提升機場建設管理精度、運營效率和工程安全,為項目生產建設保駕護航。 
接下來,航站樓工程將轉入鋼結構屋蓋及外立面幕墻大面積施工階段,逐步披上“美麗外衣”。為保障工程質量、爭取項目工期再提前,項目將加大科技賦能力量,積極探索運用新技術新工藝,如大面積鋼結構房中房逆作施工技術、超大面積光伏屋面與金屬屋面、采光天窗交叉吊裝技術等,高效賦能項目建設,同時加入移動式高精度測量機器人、抹灰和涂料膩子機器人等市面主流機器人的應用,助力智能建造施工。 乘風起勢,蓄力騰飛!在市機場片區指揮部的指導下,翔業集團將會同各參建單位,以終為始,勇擔責任,追求卓越,全面貫徹落實民航局關于“四型機場”要求,以“精品、樣板、平安、廉潔”四個工程為指引,推進廈門翔安機場工程高質量建設。 |